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医生、青南支医队员孙敬(左)在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坐诊。 新华社记者 韩方方摄 从湖南城市学院测绘工程专业毕业后,蒋连超投身乡村振兴大舞台。图为蒋连超在湖南省益阳市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录制短视频带货。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摄 为种植户、养殖户送去技术,将医疗服务带到群众身边,在三尺讲台上帮助山里娃看到外面的世界……在“三支一扶”计划支持下,广大青年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为偏远落后地区发展注入了蓬勃活力。 “三支一扶”计划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包養網排名部门组织实施的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每年选派一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服务。多年来,“三支一扶”计划已经成为年轻人磨砺过硬本领、成就人生梦想的重要舞台。 46.9万名年轻人的选择 46.9万,这是“三支一扶”自2006年实施以来累计选派到基层就业和服务的高校毕业生数量。 “三支一扶”计划是引导高校毕业生向基层一线流动、助力推进乡村振兴的民生工程,是为基层输送和培养青年人才、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的人才工程,是引领高校毕业生树立科学就业观、积极面向基层就业的就业工程。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司长张文淼介绍,“三支一扶”既为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也为基层一线补充了宝贵人才。 不久前评选的2021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中,不少人都是“三支一扶”政策的受益者、参与包養網者、传播者。他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奋斗诠释青春,写下了一个个精彩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三支一扶”对青年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一张“靓丽名片”。以河南省为例,据该省人社厅副处长王志强介绍,河南“三支一扶”计划报名人数由2015年11857包養網人增加到2021年93255人,6年内增加了6.87倍。“2011年以来,‘三支一扶’人员期满安置工作岗位后,目前担任领导职务的有155人。在基层好好干,一样有大舞台。”王志强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支一扶”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变化。从最初的教育、农业、医疗、扶贫,到农技、水利、文化、社会保障,“三支一扶”不断拓展的服务领域,都已成为青年成长成才的沃土。 比如,过去“三支一扶”中需要很多扶贫人才,而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据统计,2021年共招募10829名“三支一扶”人员帮扶乡村振兴,极大满足了乡村振兴的人才需要。 要让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包養住、干得好、流得动,必须为他们铺就干事创业的良好平台,创造施展才干的工作条件,免除后顾之忧,使其可以心无旁骛地工作。吸引更多有抱负、有能力的年轻人返乡创业,让青年在基层留得安心,考验着各地落实引才政策的力度和温度。 在吸纳人才的背后,要对人才有支持、支撑。比如,湖北、海南等对脱贫户毕业生加分优先招募,广东、福建将报名范围拓宽到港澳台籍毕业生。还有些省份通过强化资金配套,落实社会保险待遇等政策让支扶人员无后顾之忧,安心服务,如广西、四川等建立重大疾病、意外伤害等补充保险,云南、贵州等给予年终奖或一次性奖励。 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一句“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激励着无数年轻人做出青春无悔的选择。 “等长大后,一定要到偏远的地方支教。”高二那年,18岁成人礼上,郭慧慧把这个小小梦想写进了“愿望罐”,埋在学校花坛中。后来,她大学毕业后就参加了安徽省“三支一扶”计划,来到淮北市濉溪县的徐楼中心学校支教。 当时的徐楼中心学校条件十分艰苦,教学和生活设施非常简陋,宿舍是临时用砖瓦房式的大会议室改造的,两条长板凳上搭一张木板,就是她的床。学生多是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憧憬和好奇。在郭慧慧帮助下,他们通过学习获得知识、通过广播和杂志了解外面的世界。 2008年11月,由于支教期间教学成绩优异,郭慧慧获得了安徽省优秀“三支一扶”毕业生称号。学过心理学的郭慧慧,是留守儿童的知心朋友。直到现在,她的学生包養網依然会不时向“郭老师”报告近况,还会在教师节为她送上鲜花。 如今,郭慧慧已是濉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她说,很庆幸自己当初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经受成长的历练。“接下来,我仍会立足本职、发挥光热,继续投身乡村全面振兴的火热浪潮之中。”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