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瘦田”,現在高產連連。近年來,遼寧省阜新市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抓手,通過建設農田澆灌水源工程,拓寬、硬化田間途徑,引進新技術與新設備等多種舉措,實現田豐人富。一片片高標準農田生機勃發,成為農平易近的盼望田、幸福田。
若何讓貧沃土野變為高標準農田?怎樣將晦氣條件扭轉為農業發展優勢?記者走進阜新田間地頭,探討當地高標準農田建設之路。
遼寧阜新,地處科爾沁沙地與遼河平原之間,寄意“物阜平易近豐,煥然一新”。這里曾經是水草豐美的疏林草原,因過度開墾放牧,變成了年夜片沙地,沙化地盤面積占全市道積的19.3%。每遇年夜風天氣,飛沙漫天;終年少雨,十年九旱。等雨播種、看天吃飯,曾是農業生產的長期痛點。
糧食要高產,良田是保證。近年來,阜新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抓手和衝破口,躲糧于地、躲糧于技,讓越來越多的“瘦田”躍升為良田。
連日來,記者蹲點阜新,下農田、訪農戶、進農企,探討泥土沙化問題嚴重的處所,若何高質量建好適宜耕耘、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現代化良田。
高標準建設好農田
騎上電動三輪車,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年夜五家子鎮皂力營子村村平易近王小七徑直趕到村外自家耕地旁,開始調試農田澆灌系統,為本年的春耕提早做好準備。
這個種了半輩子田的農平易近,現在對這些管線非分特別上心。
“從爺爺輩到父親輩,再到我這輩,之前都沒敢想過地能這么種!”自從王小七家的地塊建成農田澆灌水源工程,他就跟舊日的等雨播種說了再見,不消擔心亢旱無雨影響春季播種和作物長勢,也無需憂慮錯過最佳上市時機。“產量、支出年年高,都是高標準農田建設帶來的好!”王小七說。
阜新少雨缺水,以往多采取溝灌或渠道引水方法澆灌農田,趕上干旱年份,耕地“喊渴”,農平易近受損嚴重。王小七回憶,早些年趕上連天沒雨,想澆地就得開拖沓機到兩公里開外的小河溝拉水,一趟拉4噸水,5趟才夠澆一畝地,油錢花不起,人也跑不起。
近年來,阜新市推動實施澆灌和排水等6項工程,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已達368萬畝,并提出到2025年建成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愛的高標準農田450萬畝,以此穩定保證45億斤以上糧食產能;到2028年建成高標準農田600萬畝,推動新增高標準農田畝均產量進步100公斤以上;到2030年將永遠農田所有的建成高標準農田。
王小七說,現在春耕后的夏管也更便利。每到澆地日,打開智能水表、插下水卡,清涼的水霧噴灑而出,落進農田、滋潤青苗。
“看見玉米棒長成小臂長短,聽著玉米根咕嘟咕嘟‘喝水’的聲音,我心里比蜜還甜!”王小七說。
方便農戶的不只要澆灌水,還有田間路。“從前都是田埂土路,農機車輛無法下地。”王小七說,現在新建築的田間途徑完成了拓寬、硬化,不僅牛車、馬車全都能走,拖沓機、收割機也能直接開到田間地頭。
走進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于寺、化石戈、年夜五家子等鎮的坡改梯地塊,規整的梯田錯落有致,寬闊的機耕路彎曲其間包養網價錢。阜新市結合耕地原有田間途徑情況和地塊周邊路況途徑分布,推動田間途徑周全實施拓寬、硬化,改良生產作業路況條件,總長已達1966.69公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途徑通達率97.96%,平原區通達率高達100%。
“地勢相對平展、農田基礎設施較完美的地塊,以改革晉陞為主;水源條件普通的丘陵山區坡耕地塊,連片實施地盤平整工程,將坡地建成程度梯田或坡梯田,總計有3.44萬畝。”阜新市農業農村局農田建設科科長趙志堅說,“坡改梯改變坡面長度,分段攔截水流,減緩地表徑流速率,增添降水進滲時間,進步了地塊抗旱才能。”
田成方、路成網、旱能灌、澇能排,從無到有、從小到年夜,一片片高標準農田在阜新煥發生機,成為農戶們的盼望田、幸福田。
新技術打造“噸糧田”
“高標準農田,究竟‘高’在哪里?”建設推進之初,阜新彰武縣兩家子鎮馬尾村村平易近都有這樣的疑問。
現在,在本身土生土長的年夜地上,老鄉們不僅看見了集中連片、泥土肥饒、設施完美、抗災才能強的好農田,還看見了實打實、輕飄飄的高產量。
2023年秋收時,彰武縣齊心創展農業發展專業一起配合社聯合社副理事長張博軒拿到了一份測產報告——社里位于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的600畝玉米地,畝產達到2135.2斤;鎮里另一塊面積480畝的耕地,玉米畝產2093.2斤。
讓張博軒尤為驕傲的是,這兩塊地都曾是沙化耕地,“在沙化地里,我們種出了高產糧!”
張博軒與農田的淵源很深。2013年,張博軒考進沈陽農業年夜學,每逢冷寒假便往農村調研。“那時我總往農村一起配合社,清楚他們的運營形式,對‘種好地’這件事很感興趣。”張博軒說。
2021年,已任務的張博軒被派駐到彰武縣。彰武縣位于科爾沁沙地南緣,是防沙治沙示范區,在這里,張博軒發現了年夜田農業的優勢,“彰武縣有些耕地土質確實比較差,但卻并不像想象中那樣貧瘠。”
井、田、水、路一應俱全,張博軒動了心:“這里的農田水利設施基礎不錯,適合建設高標準農田。我又一向干農機這一行,對于種地有一些經驗。”正巧有合伙人向他發出邀請,張博軒決然辭職,參加齊心創展農業發展專業一起配合社聯合社。
2023年,是張博軒“全職種田”的第一年,也是彰武縣承接并實施國家首批玉米單產晉陞工程的第一年。齊心創展流轉、托管的5塊地盤,引進了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種起了玉米。
密植,意味著每畝玉米種植數由3000多株增添到近7000株。若何保證玉米的存活率,進而晉陞產量?張博軒和同事們幾乎天天都下田觀察,同時應用智能化設備,全部旅程精準調控。整地階段,自動駕駛的農機根據泥土特質,決定深松深翻的力度;播種階段,應用斗極導航,將種子間距誤差把持在厘米級別;玉米生長階段,墑情儀動態剖析泥土情況,治理者遠程操縱澆水、施肥;秋收時節,監測設備實時反饋包養網排名玉米損掉率,助力顆粒歸倉,智能收儲實現農業資產數字化,為后續決策、融資供給科學依據。
這樣的地塊,在彰武縣22個鄉鎮鋪開。秋收時節,經初步測產,項目區均勻每畝增產400斤以上,焦點項目區畝產2000斤以上,達到“噸糧田”標準。
以項目為圓心,玉米單產晉陞工程結果擴散到更多鄉村。從阿爾鄉鎮出發,繞過年夜青溝一路向西,彰武縣四堡子鎮興隆村小南洼屯也在2023年迎來了豐收的喜悅。2023年頭,當地18戶農平易近自發流轉了近千畝地盤,應用密植技術、水肥一體化設備種植玉米,秋收實現一畝地玉米產量超過2300斤。
“玉米單產晉陞工程重要在22個鄉鎮已建或新建的高標準農田開展實施,通過農田供水和滴注水肥精準施用系統,以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為支撐,有用帶動玉米產量平衡晉陞。”彰武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孫猛說。
2019年以來,阜新市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137.87萬畝,項目區內年新增糧食生產才能1.42億公斤,直接收益農戶逾16萬戶、72萬人,農平易近年支出累計增添2.73億元。
新形式晉陞示范力
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噸糧田”在阜新市不止一塊。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王府鎮高標準農田示范區的1萬畝農田,也是“噸糧田”。
示范區運用信息化平臺,構成種植網、水網、路網、電網、林網、信息網“六網合一”,推動糧食綜合生產才能進步40%以上,農平易近人均純支出增添2000元,農田防護面積晉陞90%。示范區通過奉行地盤流轉,實行龍頭企業自立經營、“農戶+家庭農場年夜戶”等運行治理形式,實現“引領示范、輻射引導、熟化推廣、周全推進”目標。
在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中,阜新市創建了“先建后補”治理形式,即由高標準農田項目標實施單位先行籌集所需資金并實施,驗收及格后,財政部門將財政補助資金一次性付出給項目實施單位。
“在王府鎮輝彤村流轉地盤900畝,自籌資金完包養網成項目設計、審批、施工,已建成旱稻種植試驗、玉米密植種植試驗、年夜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綜合性試驗示包養范基地。”遼寧天阜生態農業發展集團無限公司營銷服務中間副主任馬思遠說,在玉米密植種植試驗區,將肥液與澆灌水按需配比,通過管道和滴頭精準送到作物根部,省時省力又高效高產。年夜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在不下降玉米產量基礎上進步年夜豆產量,一舉兩得,增添效益。
同時,阜新市奉行“以工代賑”治理形式,增添就業機會,解決貧困地區發展問題。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沙拉鎮后套改村作為試點,建設高標準農田1000畝,共有527戶參與項目建設,1847人受害;項目建成后,新增糧食產能15萬公斤,直接增添支出22萬元以上。“參加建設賺勞務費,建成之后賺種糧錢!”家門口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讓村平易近張良贊不絕口。
“阜新市生態環境懦弱,泥土貧瘠,很適合應用聰明農業技術進行農業種植精準調控,能節約資源,進步產量。”談起阜新市農業的未來,張博軒信念滿滿。2023年,他在玉米地里劃出了試驗區,密植16個玉米品種,通包養過試驗,篩選最優種植計劃。2024年,他地點的一起配合社預計繼續擴年夜玉米種植面積,同時尋求與農機、種子、化肥廠家的一起配合機會,延長產業鏈。
隨著農業生產基礎條件改良和綜合配套完美,阜新市農業種植結構不斷優化晉陞,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生態化發展的勢頭隨之顯現。2023年,全市糧食總產量超過53億斤,再創歷史新高。
“力爭到2030年,將全市的永遠農田所有的建成高標準農田。”阜新市副市長陳磊說,玉米單產晉陞工程,真正讓農平易近看到了示范田的示范感化、科技氣力的支撐感化、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感化。
老話說,龍馬年,好種田。隨著氣溫上升,年夜地孕育生機,連片的農田透著濕潤。在馬尾村,幾家種植年夜戶正加緊籌備農資,盤算著本年繼續擴產,期盼著又一個豐年……
Comments are closed.